孙宇教研课《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

作者: 时间:2025-03-12 点击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

时思小学 孙宇

 

一、教学亮点:

1.知识迁移的有效性

基于学生已有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基础,通过复习旧知引导自主迁移,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与算法,体现了知识体系的连贯性。

例如,通过对比(两位数乘两位数)与三位数乘两位数),学生能自然理解运算步骤的相似性,仅需注意位数扩展后的细节调整。

2.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利用生活场景设计应用题,将抽象计算转化为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与理解深度。例如,引导学生解释“6×128”和“10×128”分别对应“6幢楼房"与“10幢楼房”住的户数的关系,强化对算式中每一步意义的理解。

3.注重估算与算法多样化

在计算前先要求学生估算结果范围,既培养数感,又为后续笔算结果的合理性验证提供依据。课堂还引入“尾数判断法”快速检验积的个位数,提升计算准确性。

二、存在问题

小组合作交流时间缺少,学生计算速度还要加快。

三、改进方向

1.优化教学设计

精简复习环节,聚焦核心迁移点(如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预留更多时间用于三位数乘法的难点解析与互动答疑。

设计分层练习,如基础竖式计算 生活应用题 拓展探究(如因数末尾含0的情况),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强化算理理解

通过板书分步演示结合实物模型,帮助学生建立算法与意义的联系。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计算步骤,并解释“为什么第二步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深化对位值原理的理解。

3.提升课堂效率

采用“错误资源化”策略,将典型错例作为讨论素材,引导学生自主纠错并总结易错点。

预留弹性时间回应生成性问题,例如针对“积的位数规律”展开短时探究,增强课堂灵活性。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需平衡算法熟练度与算理理解,通过精准迁移、联系实际与互动生成提课堂效能。未来可进步探索差异化教学策略,兼顾计算技能训练与数学思维培养,为学生后续学习小数乘法奠定坚实基础。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浮桥镇时思小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