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课《母鸡》教学反思

作者: 时间:2023-03-29 点击数:

《母鸡》教学反思

 

1.本文《母鸡》是老舍先生写的另一篇佳作通过上一篇课文《猫》的学习,学生对作者的语言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语言通俗易懂,情感蕴含其中,适合学生自主阅读、反复品读。因此本次教学我主要抓住以下两点:

1.自读自悟,在读中感悟。

课文以作者对母鸡情感态度的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教学时主要抓住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的变化的关键句,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分析前后内容,通过反复品读相关词句,体会母爱的伟大。

2.前后联系,感悟写法。

将两篇课文联系起来指导学生感悟写法。特别是找出相似描述类型的句子,引导学生对比阅读,感受老舍先生不同语境下,语言所传达的不同情感方式。作者在《母鸡》的开头提出了“我一向讨厌母鸡”,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在文章前半部分酣畅淋漓地写出了自己对母鸡的讨厌之情,在文章的后半部分用了精彩的语言写出了母鸡作为母亲的伟大。而《猫》的结构是总分结构,在《猫》中作者从不同方面写出了猫的性格,但不管是哪个方面都表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母鸡》和《猫》虽然写法不同,但是都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语言上也多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文章语言生动贴切。

不足之处:

1.在教学中,没有让学生运用新学的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进行训练,没有做到读写结合。

2.部分学生不理解作者由讨厌到敬佩之情的转变。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浮桥镇时思小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