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越教研课《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案

作者: 时间:2023-12-05 点击数: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找到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基本掌握找关键词的阅读方法。

  2. 体会思维导图的优点,学会画简单的思维导图。

  3. 了解小兴安岭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找到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基本掌握找关键词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思维导图的优点,学会画简单的思维导图。

    教学过程:

    昨天,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在我国东北,今天就让我们继续游览——美丽的小兴安岭。

    活动一:师生合作,回顾课文

    还记得课文开头用了什么比喻来描写小兴安岭的吗?——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图片)

    春天来了,积雪融化,汇成小溪,发出——淙淙——的声音

    到了夏天,瞧,树木长得越发的——葱葱茏茏

    转眼又来到秋天,白桦、栎树黄了,可是松柏却依旧——苍翠

    秋去冬来,快看,下雪了,那么厚的雪踩上去肯定是——又松又软

    诶,我们发现,这篇文章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活动二:抓关键词,感悟区别

    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季交替,小兴安岭这片“绿色的海洋”有没有发生变化啊?当然变了。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打开书本,

    自学提示一:

    默读2-5自然段,用“ ”画出描写树的句子,想想你最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学生分享)

    同样是小兴安岭,同样是小兴安岭的树,但抓住不同的词语,我们就能感到不同的季节树的变化,像这样的词叫做关键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种阅读方法——抓关键词(板书)。

     

    活动三:合作画图,介绍美景

    当然,小兴安岭可不止有树呢!让我们先来具体看看小兴安岭的春天。

    自学提示二:

    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作者写了哪些美丽的景物,圈出来并找出它们的特点。

    (学生分享,教师展示思维导图)

    根据图片,你能不能来介绍介绍小兴安岭的春天?

    (学生看图介绍)

    像这样用线条和关键词就能够把文章的重要部分表示出来的图,我们把它叫做思维导图。

    你学会了吗?我们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尝试着画一画。

    自学提示三:

  4. 小组合作,完成思维导图;

  5. 完成后,把这个自然段再读一遍,试着用思维导图将季节中的景物互相介绍一下。

    (学生完成后上台展示分享)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二种阅读方法——画思维导图(板书)。

    有了它,面对着有一些篇幅比较长,内容比较复杂的文章,我们也能很快的理清脉络。

     

     

    活动四:美景宝库,热爱祖国

    小兴安岭的四季我们都一一游览过了,那儿不仅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作者为什么说它是宝库?

    (蕴藏宝物:水果蔬菜、名贵药材)

    这样美的小兴安岭,你喜欢吗?

    带给我们这么多好东西的小兴安岭,你爱不爱?

    所以,我们更应该——保护、爱护它们。

    当然,小兴安岭只是我国国土中很小的一部分,风景如画,地大物博的祖国正等着你们去发现,去探索呢!

    (本单元,我们跟随古今中外的名人游览了好多地方,如果让你选择一个地方去游览,你想去哪儿?为什么?)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浮桥镇时思小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