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复韵母ɑi、ei、ui及其四声,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知道ɑi、ei、ui的标调位置。
3. 学习声母与ɑi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
教学准备:拼音卡片,四线格磁贴,课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复韵母ɑi、ei、ui的音、形。
教学难点:了解复韵母的标调规则。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复习旧知
1.师生谈话:秋天到了,拼音王国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这些苹果的后面藏着许多拼音宝宝,谁能准确地读出来,这个大苹果就属于谁。
3. 教师引学:农民伯伯请我们把苹果分进两个筐子里,应该怎么分呢?(分为声母和韵母两大类)
二、合作交流,学习韵母
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小朋友们相约一起出去玩。(课件出示文中情境图)同学们,你们瞧,他们来到了哪里,都在干什么呢?(出示句式:我看到了________。)
1.学看情境图。
(1)学生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我看到了一群小朋友围在一起听故事;看到了老奶奶;看到……)
(2)请两位同学总结图上的内容。
(3)这首好听的儿歌里藏着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拼音宝宝出示情景儿歌,一起跟着老师读一读:
院子里,大树下,水杯放在桌子上。
老奶奶,头发白,戴着眼镜讲故事。
小朋友,挨着坐,围在一起乐呵呵。
2.学习复韵母ai。
(1)读准ai的读音:
①过渡:小朋友们一个挨着一个,认真的听奶奶讲故事。我们的拼音字母关系也非常好,他们也两两一组紧紧地挨在了一起,让我们看看,是谁向我们走来了——(出示ai)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新韵母ɑi就和“挨在一起”的“挨”读音相同,跟着老师读一读。
②引导观察:(板贴ai和a)仔细听老师范读,观察我的嘴巴有什么变化。
(a朗读时口型不变;ai朗读时,先张大嘴巴发ɑ的口形,马上滑向i的口形,口形由大到小有变化)
学生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③提问点拨:你发现了吗?这位拼音宝宝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单韵母宝宝有什么不同?ai是由谁和谁组成的?
师总结:像这样由两个单韵母组成的字母叫复韵母,跟老师读:复韵母。
(2)学习ai的四声
①了解ai的标调规则
出示ai的四声,提问:ai的声母帽子戴在谁的头上?
出示标调儿歌,读一读。(有a在,给a戴)
②结合生活情景,读准ai的四声
āi:我挨着你,你挨着我。 ái:冬天来了,到处都是皑皑的白雪。
ǎi:姐姐高,弟弟矮。 ài:我爱妈妈,妈妈也爱我。
学习ai的拼读
ɑi也有许多声母朋友,比如g和āi可以拼成gāi这个音节,谁会像老师这样拼一拼?先练,开火车!
3.迁移方法,学习ei。
(1)看图说话引出ei。
(出示情境图)小朋友们看,男孩女孩们在干什么呀?(提示:小朋友们围成了一个圈听奶奶讲故事)“围”着的“围”,他的读音就和第二个韵母宝宝ei相同。
(2)读准ei的发音
ei和ɑi一样也是复韵母。它们的发音方法是一样的,想想刚才的好方法,自己动动嘴,试试看!(提示:读ei的时候,嘴巴是从e的口形快速滑向到i的口形。)指名读、小组读。
(3)学习ei的四声。
①了解ei的标调规则
带学生复习标调歌:“有a在,给a戴。”提问:现在复韵母ei里没有a了,声调帽子给谁带呢?学习标调歌的后半部分:“a不在,o、e戴”。
②老师带读,体会ei的四声。
学习ei的拼读
ei也有许多声母朋友,谁会拼?先练,开火车。
4.运用规律,合作学习ui。
(1)打电话引出ui。
我们今天的第三位拼音宝宝还没来,到底怎么回事呢?谁来打个电话问问他?
(2)读准ui的发音。
打电话时,一开口就是“喂”,“wei”读成第一声的时候就是复韵母宝宝ui。(出示ui)
(3)小组合作学习:
1.看一看:ui是由哪两个单韵母组成的?
2.试一试:读ui的时候,发音口形是怎么变的?
3.想一想:ui的四声怎么读。
4.读一读:拼读与ui组成的音节。
总结规律:
复习巩固ai ei ui四声:
看,智慧老人又给复韵母宝宝戴上了四顶小帽子,谁能尝试读一读。(学生开火车顺序、逆序、乱序读四声调的韵母)
回忆标调歌:
这三个韵母的声调标在什么字母的上边?总结标调规律:有ɑ在,给a戴。a不在,o、e戴,要是i、u一起来,谁在后面给戴。
三、记住字形,书写练习
同学们,ɑi、ei、ui我们已经会读了,那怎么书写呢?现在,我们就把它们请到四线格内来做客吧!
1.观察复韵母:
2.教师示范书写并指导:
每个复韵母宝宝都是一个整体,两个字母要靠近些,但不要太拥挤。学生先描红,再在练习本上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学生书写,师生共评
四、趣读儿歌,总结收获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到了汉语拼音果园,与ɑi、ei、ui成了最好的朋友。同时还掌握了它们的标调规律:有ɑ在,给a戴。a不在,o、e戴,要是i、u一起来,谁在后面给戴。
板书设计:
9. ɑi ei ui
ɑ---ɑi e---ei u---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