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一课课堂观察量表

作者: 时间:2023-11-03 点击数:

1+x”小学古诗词阅读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

                                                ——《十五夜望月》一课

课堂观察量表

观察班级: 四(3)班 执教教师 施亚敏        观察对象:    观察者

活动流程

观察指标

观察内容

教的行为和学的表现

以学思教

环节一:一.回顾节日相关古诗,感受节日文化,回顾诗歌学习四步法

 

环节二:初读古诗,了解大意

 

 

环节三:精读古诗,感悟诗情

 

环节四:阅读迁移,拓展“秋思”。研读“x”文本《秋思》,体会两首诗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的相同之处

 

A.小学古诗词审美的培养路径

 

 

 

 

 

 

 

B.学生古诗词阅读与鉴赏核心素养的发展

 

 

 

 

 

 

 

C.1+x”阅读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实施

 

A1.本课段采用的小学古诗词审美培养路径

感受音韵美修辞美结构美体验画面美 形象美?情感美?

A2.本课段中审美意识培养的具体策略

能否感知古诗词的节奏、平仄,掌握基本的诵读规律;能否在创设的情境中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画面美;能否联系生活,想象画面,感知诗歌的修辞美和色彩美

B1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能否从不同角度思考,发表自己对《十五夜望月》的见解,提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B2锻炼阅读能力

能否品读出诗句中用到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在诗歌中想要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B3促进总结能力提升

能否快速找准阅读材料中心点,掌握关键信息,找到《十五夜望月》和《秋思》在写作手法和思想情感上的共同点

B4提高审美创造能力

能否在阅读中提升想象力,丰富自己的审美趣味,去寻找并积累同样带有色彩之美的诗句。

C1.1+x”古诗词阅读教学目标整体设计

1+x”古诗词阅读教学目标是否突出重点、指向明确;各课段目标分解是否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遵循学段教育教学目标

C2.1+x”古诗词阅读教学内容衔接整体设计

本课段课堂教学内容是否体现1+x古诗词阅读教学的整体教学理念,能否承前启后;本课段教学活动是否围绕1+x”的教学方法设计阅读迁移x”的选择 是否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C3.1+x”古诗词阅读教学教学方法整体设计

本课段教学活动是否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开展活动;教学活动能否注重学生参与合作,持续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促进学生问题的解决。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浮桥镇时思小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