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洁老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存问题及策略研究——以B小学为例》论文,总结如何分学段构建“1+X”的课堂教学模式

作者: 时间:2024-12-26 点击数: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关于古诗词教学方面的目标要求上 提出:

第一学段(1-2年级):“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 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背诵优秀诗文50篇。”

第二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 意。”“背诵优秀诗文50篇。”

第三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①

我们可以发现各学段对于古诗词教学的目标要求是不同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 在实施教学目标的过程时可以将他们机械地割裂开来。古诗词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感受、 理解、欣赏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地过程。

同时,在阅读教学方面新课标还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 发展思维、获得审美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 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 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 该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 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①通过对课标的解读,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任务归纳为以下几点:

古诗词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习文本知识。教师要能全面把握古诗词的教学内容,它不 仅包括对古诗词内容、意思的理解,还包括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中的意境美及诗人在古 诗词中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另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需要尊重 学生的独特感受,要擅于引导学生诵读古诗词。

古诗词教学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学语文教材中入选的古诗词都是脍炙人 口的千古名篇,每首古诗词都蕴涵着美的语言、韵律,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等,这就要 求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要懂得如何挖掘作品中极其丰富的美育资源,让学生可以在学习 中受到美的熏陶,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古诗词教学要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育中我们能进行什么 内容的人文教育呢?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在致《语文报》主编的一封信中曾经进行了精辟 的阐述:“做人、成人的问题,就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建设的问题,就是人文教育的问题。 思想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有三层:底层,是做人的问题,是基本人格的问题;中层,是 遵纪守法的问题;顶层,是政治思想的问题,是人才最根本的问题。然而,中层、顶层 的基础是底层”。由此可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点,认知能力及古诗词的特征和人文教 育的内涵要求,我们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应着重加强小学生良好的道德  情操养成教育,培养他们基本的价值观念,引导他们不断吸收优秀的文化及爱国、爱家 的情怀。同时,我们还应该适当进行现代人文思想的延伸教育,即培养学生自立、合作、 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为他们以后全面的终身的发展打下重要的基础。

古诗词教学还应该注重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古诗词教学过 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真正地爱读诗,爱学诗。如此 既能够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更能够让学生真正享受到读诗学诗的乐趣。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浮桥镇时思小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