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浮桥镇时思小学教科研工作总结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
时光飞逝,紧张又充实的一学期又悄然而过。本学期,学校教科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太仓市教育局及教发中心新学期工作计划为指南,坚持“科学引领、科教融合、科研求质”的原则,充分发挥科研的“研究、引领、服务、助推”功能,以“十四五”立项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实施规范、科学、精细化的教学管理,加强教科研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工作,切实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努力提升学校教科研水平。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章立制,完善教育科研制度。
1.加强组织领导建设。组织领导是落实教育科研任务,保持教育科研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在组织领导上,加强对教育科研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领导保障机制。确立教育科研的指导思想,确定了教育科研的目标,有力地指导了教育科研工作,保证了教育科研工作科学有序开展。
2.建立健全科研机制。依据《太仓市教育科研管理手册(2020年4月修订版)》,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优化了《太仓市浮桥镇时思小学教科研管理制度》,明确规定了课题申报、课题研究、课题结题等各个环节的流程和要求,确保科研工作的有序进行。在评先选优、职称评聘等方面,把教育科研水平和成绩列为重要的考核内容,对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提出具体的奖励标准。
3.强化科研网络管理。严格按照《太仓市学校教科研常规管理考核办法》的要求设置相应的栏目,即 “研究方案”“学习资料”“研讨活动”“学期汇报”“研究成果”“成果鉴定”六大板块,并及时更新内容,以备随机和阶段性检查。
二、主题研修,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着力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规范教科研行为,落实研究环节,加大教师学习、交流和培训的力度,多层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1.理论学习学理念
学校教师阅览室全天开放,阅览室配备了教育专著、专业知识方面的书籍,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学校图书资源进行阅读并做好登记工作。学校教科室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和课程理论知识,做好教师业务学习的改革工作。针对教师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需要,学校精心挑选了《燃荻》、《太仓教育》作为必读书目,开展组织教师阅读电子刊物《燃荻》,并进行读书心得交流。
同时,本学期学校教科室向老师们推荐了《师能》《为高质量教育而研》,要求老师们认真阅读,并撰写读书心得,开展了读书心得交流活动,使教师能够从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功底、了解教改动态,学习新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的本领。
2. 课堂实践促提升
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课题组长引领导航作用,认真组织并定期开展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等方面的经验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实践与反思能力。本学期,教科室结合学校的骨干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以及太仓市骨干教师菜单送培等活动契机,教研结合,以研促教,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学校先后邀请太仓市学科带头人王勤勤、李强、张海瑛老师为学校教师带来了教育教学方面的讲座。通过观摩课堂、聆听专家讲座,学校教师从理论层面提升对教育教学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研究课堂、研究有效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三、课题研究,营造教育科研氛围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重要方式,课题的管理工作将直接关系到教科研的研究方向和学校的发展内涵。本学期,教科室认真做好学校已有苏州市规划课题、苏州市教育学会课题的课题研究过程性管理工作,以及太仓市十四五微型课题的结题工作。
1.开展课题专项会议。为使本学期的课题研究有针对性、计划性,开学期初,把全体课题组成员集中在一起商量本学期课题研究的重点,制定课题研究的计划,落实好每月的活动,使课题组老师进一步明确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
2.规范课题过程管理。对课题活动要做到前有计划、中有记录、后有总结与评价,使研究过程规范化、科学化。每月底,要求各课题主持人认真填写“课题研究月报表”。学期末要撰写课题研究阶段小结,填写课题学期汇报表。同时还要按管理要求做好网上流程管理工作,每月要求课题组在认真组织开展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将研究活动情况及时上传校园网“课题研究”栏目的相应子栏目中。确保各项课题按期研究。教科室在月底进行检查、及时反馈,强化过程管理和有效管理,从而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
3.开展课例研究活动。为充分发挥课堂作为课题研究主阵地的作用,使课题研究做到基于教育教学,带着课题进行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本学期,学校围绕“大单元教学”、“1+X小学古诗词阅读教学”、“单元趣味作业设计”开展相关的课例研究,收集研究资料,把课题研究与教学结合起来,并把科研工作与主体化校本教研结合起来,提倡每位教师都参与到课题研究中。
4.课题中期、结题工作。本学期,太仓市十四五微型课题已成功结题,获得良好等次。苏州规划和苏州学会课题也于1月初进行了中期汇报,聆听了专家的意见建议,下一阶段将对课题进行调整和优化,进一步深入研究。
四、加强培训,提升教师整体素养
用心提倡“学校即培训中心,教学工作即课堂,教师即研究工作者”的学习理念,使校本教研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1.组织参加省市级培训。结合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项学习、培训活动要求,精心组织教师参与各类培训活动,及时关注培训信息,落实培训人员,传达培训要求,做好督促、协调工作,确保参与培训人员顺利完成培训活动。本学期教科室组织老师们完成了《2023年江苏省中小学(幼)教师 “开学第一课”在线培训》《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在线学习》《2023年暑假教师研修》《2023江苏省师德师风在线培训》《2023年太仓市中小学(幼)教师远程培训》《名师大讲堂》等培训。
2.落实校本培训工作。学校根据上级部门指导意见,期初培训方案,认真推进学校校本培训工作。依托师德课程、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知识技能课程、信息技术五大课程,提升教师师德素养及整体素质。
3.做好青年教师培训。以“学校青年教师发展共同体”为参与主体,协同教导处认真制定活动计划,精心组织读书、讲座、课堂观察、课例研究、学习考察等活动,教科室面向青年教师进行了题为《课题中期报告撰写指导》的微讲座,激发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提升科研能力,促进教研与科研的有机融合,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本学期,我校青年教师主要参与了港城教育集团“校长领航筑师梦”活动、学科工作坊活动。
五、论文写作,宣传推广科研成果
论文写作是教师科研能力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本学期按时完成教师发展中心电子期刊《燃荻》的稿件推荐工作,积极向《太仓教育》及以上刊物推荐教师优秀教育教学论文。同时组织教师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级各类论文竞赛,教科室组织并发动广大教师参加2023年度苏州教育学会优秀论文评选活动、2023年度苏州陶研会论文评选活动、太仓市“小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培养”专项论文评比等,并择优向各类杂志推荐,以推广学校教科研成果。本学期论文,省级发表2篇,苏州市获奖3篇,太仓市级获奖4篇。
回顾一学期的教科研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老师对于论文的撰写及课题研究的积极性还不够,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相对较少;课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提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教科室将在未来持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努力,使学校教科研工作获得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