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讨活动(2025.03)

作者: 时间:2025-06-16 点击数:

2025.3课题研讨活动

研究主题

基于《山海经》阅读资源的小学生想象性写作实践研究

过程与思考记录活动内容

课题主持人郁思佳老师携全体成员,结合前期调研数据与新课标理念,深入探讨了传统文化资源与创新写作教学的融合路径,为后续实践绘制清晰蓝图。

问题聚焦:从数据看师生需求

研讨会伊始,郁思佳老师系统分析了覆盖全校的问卷调查结果:

生层面:超80%学生对《山海经》有初步认知,但仅少数深入阅读;95%学生期待通过多样化活动(如神兽创作、异域探险故事等)探索文本,渴望在“多维实践”中发展想象力与表达能力。

教师层面:新课标背景下,教师积极更新习作教学理念,但普遍反映想象性写作存在 “形式大于内容”“跨学科融合目标模糊” 等实践困境,亟需系统化教学策略支持。

郁老师强调:“将《山海经》的奇幻基因转化为适切的学习资源,是破解学生兴趣瓶颈与教师教学困惑的关键钥匙。”

主要收获与结论

1.问题定位精准,实施方案待深化
课题紧扣新课标对文化传承与想象性写作的要求,基于详实的师生调查数据,精准锁定“学生浅层认知”与“教师实践困惑”两大核心问题,提出以系列化活动为破局关键。但在活动分层设计、跨学科融合的课时分配、学生作品评价标准等方面,仍需制定更细化的操作指南,确保落地可行性。

2.理论实践初步融合,创新实证需强化
研究有效整合传统文化资源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构建了“阅读触发—想象激活—创作表达”的完整框架。然而,创新性教学策略(如 “神兽设计+故事创作”双驱动模式)尚未形成典型案例或初期试点数据。需补充实验班级的对比作品分析及教师实操反馈,以实证增强策略说服力。

后续计划

资源开发路径清晰,适用性待验证,已系统梳理《山海经》适读素材库框架,完成神兽、异域等主题分类。但改编文本的语言难度控制、插图与原文的匹配度等,需通过学生阅读反馈及理解度测试进一步优化。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浮桥镇时思小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