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讨活动(2025.04)

作者: 时间:2025-04-23 点击数:

2025.4课题研讨活动

研究主题

文献研究:

围绕大单元视域下小学体育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与实施,结合闫亚鲁、崔晓虎的究成果(《教、学、评一体化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通过文献分析形成理性认识,明确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

过程与思考记录

文献精读与摘录:

关键观点:

1.教、学、评一体化需贯穿教学全程,评价应即时、多元(如语言激励、动作纠错)。

2.大单元设计可借鉴分阶段任务驱动(如闫亚鲁文中跳障碍跑游戏衔接技能学习)。

争议点:文献中未明确大单元与课时评价的衔接方式,需进一步探讨。

共识:

1.大单元目标需分层(基础技能综合应用素养培养),评价需匹配各阶段目标。

2.活动设计应游戏化(如文献中的十字接力),增强学生参与感。

主题解析

核心定位:

1.聚焦新课标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要求,探索教、学、评一体化如何通过大单元教学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

2.突出实践路径效果验证,强调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及实证研究价值。

创新点:

1.大单元载体:以结构化的大单元设计(如田径”“球类”“体操单元)为研究对象,突破传统课时割裂的局限。

2.一体化闭环:构建目标设计活动开发评价工具三位一体的操作模型,解决教、学、评脱节问题

科学验证:通过课堂观察、学生表现数据(如技能达标率、参与度)等量化与质性结合的方式验证效果。

研究价值:

理论层面:完善体育学科教、学、评一体化的理论框架,填补大单元视角下的系统性研究空白。

实践层面:为一线教师提供可复用的教学设计模板与评价工具(如量规、观察表)。

实践启示:

1.开发田径大单元量规时,参考闫亚鲁提出的观察纠错再练习评价循环。

获得的主要结

1.理论成果:

教、学、评一体化的本质是目标活动评价的动态闭环,大单元为其提供系统性载体。

新课标要求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可通过分层评价落实(如武术大单元中结合动作标准与团队合作评分)。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浮桥镇时思小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