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若溪老师教研课《树和喜鹊》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作者: 时间:2024-03-21 点击数:

《树和喜鹊》一课,用生动、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喜鹊和小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孩子们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才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开课伊始,我用喜鹊的叫声把孩子们带入到教学情境之中,激发孩子们对课文学习的渴望引导学生将故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树和喜鹊因为没人陪伴孤单失落,第二部分是它们有了邻居后非常快乐。

本课的学习比以往课文的学习增加了一个知识点,就是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

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于是,我在引出“孤单”一词后,让孩子们联系第一自然段

的内容,说说通过哪些词语感受到了树和喜鹊的孤单。引导孩子们找出数量词以

及理解“只有”一词在这里的重要性,再让孩子们练习用只有说一句完整的话。

在体会树和喜鹊的快乐时,我引导孩子们从文本中找答案,训练了孩子们从文中找到所需信息的能力。

在理解课文时我尊重学生独特的心理感受,让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谈出

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让学生更进一步感受到没有伙伴和朋友的生活才会孤独。

理解“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这句话,很自然的也就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学习第五自然段时,我通过图片、音乐、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引导孩子们发挥想象力,想象树和喜鹊平时还会和邻居们一起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孩子们结合生活实际说了很多,不仅开阔了思维、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还训练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本课的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像“叽叽喳喳、安安静静”这样

的词语能让孩子们说一说就可以了,采用动笔写的方式导致后期当堂检测的时间不够,缺少了复习巩固的部分。整堂课由于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一年级孩子在动笔、读书等环节衔接的过程中注意力不可避免的分散,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会多多加强对孩子们注意力集中的训练,争取提高课堂效率。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浮桥镇时思小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