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学期汇报表(2025年)

作者: 时间:2025-06-20 点击数:

           浮桥镇时思小学教研课题学期汇报表

                  (  2024    2025 年学年度第学期)

         

课题名称

1+X”小学古诗词阅读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


承担单位

浮桥镇时思小学

立项时间

2021.

李莉、施亚敏

联系电话

18051247927

E-mail

735014104@qq.com

课题级别

(打“√”选择)

课题管理类别

(打“√”选择)

课题立项类别

(打“√”选择)

国家级


省级


市级

规划

课题


教研

课题

重点

课题


立项

课题

课题资料变更情况

(如无则不填;如需变更,附交“课题管理信息更改申请表”一式两份)

课题名称

变更为


完成时间

延期至


主持人

变更为


研究成员

增删情况


一、本学期研究工作进展情况

1. 撰写并提交结题报告

2. 撰写并提交鉴定书

3. 整编课例集和论文集

4.整理学生获奖资料

二、本学期课题研究主要成果(可另附纸)

(一)研究成果

1.形成关于“1+x”古诗词阅读方面的理性认识

1)1+x古诗词阅读教学的内涵认识

(2)1+x古诗词阅读教学的特点

3)1+x古诗词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① 优化知识架构,提升学习效能。

② 深化素养培育,落实育人导向。

③ 契合认知规律,激发学习动能

突破教学瓶颈,推动课堂革新。

2.小学探索出 “1+x” 古诗词阅读教学的设计路径
① 构建主题化目标体系
② 实现诗词资源的结构化整合
③ 设计递进式学习任务与活动。
④ 实施全程化进阶评价。

3.构建“1+x课堂教学模式。

1)探究小学各学段1+x古诗词阅读教学模式

(2)形成小学各学段“1+x”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与教学策略

(3)积累了“1+x”古诗词阅读教学的各学段案例

4.发掘了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点。

1 “1” 精读:挖掘单篇诗词的德育内涵

家国情怀与民族气节

品格修养与人生态度

自然审美与生命感悟

2 x” 拓展:群诗联读强化德育共鸣

同主题情感深化

同手法价值引领

文化传承与批判思维

3教学策略:融入 “1+x” 的德育实施路径

情境体验式渗透

角色扮演

跨学科融合拓展

4评价导向:德育目标的可视化评估

过程性评价。

成果性评价。

情感迁移评价。

(二)研究成效

1.学生层面:

1. 古诗词阅读能力提升

精读能力深化:通过 “1”的深度研读(如《墨梅》中对“淡墨痕”“清气” 的意象分析),学生能结合注释、典故理解诗句深层含义,如从“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体会借物喻人的手法。在《暮江吟》中,学生通过“铺”“瑟瑟”等关键词分析色彩与画面,学会抓细节品悟诗意,朗读时能通过语气变化表达情感(如读出 “露似真珠月似弓”的惊叹)。

群读迁移能力增强:以《示儿》为“1”,拓展陆游不同时期爱国诗(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学生能对比发现其“忧国忧民” 情感的一致性;在《题临安邸》教学中,通过对比《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学生能归纳南宋爱国诗 “收复失地”的共同主题,形成 “主题式” 阅读思维。

2. 思维与审美素养发展

批判性思维萌芽:在《题临安邸》中,学生通过“游人”“醉” 等词质疑南宋权贵的腐败,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诗人情感,能提出“为什么诗人不直接表达愤怒?”等问题,展现初步的文本批判意识。

审美鉴赏能力提升:《山居秋暝》教学中,学生通过“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想象画面,并用绘画形式呈现 “诗中有画”的意境;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对比“水光潋滟”与“山色空蒙”的不同美感,提升对自然景物的审美感知。

3. 情感与价值观培育

家国情怀深化:串联《示儿》《题临安邸》《满江红》等 x” 诗篇,学生能理解不同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如从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的遗愿、林升 “西湖歌舞几时休” 的愤慨中,体会爱国情感的多元表达,增强民族责任感。

品格修养启蒙:《墨梅》中“清气”象征的高洁品格、《竹石》(拓展篇目)中 “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直、坚韧的价值观,部分学生在 “诗词思辨手册”中写下“要像梅花一样不慕虚名”的感悟。

4. 实践与创新能力发展

跨学科实践:在《十五夜望月》中,学生结合中秋习俗绘制“诗词手抄报”,融合美术元素;《山行》教学中,学生通过仿写“秋景小诗”,将诗词语言转化为个性化表达。

自主探究意识:小组合作完成x” 诗篇收集(如《天净沙・秋思》《古朗月行》),通过讨论比较“月”“秋”等意象的情感差异,形成自主拓展阅读的习惯。

 

2.教师层面:

1. 教学模式创新与策略优化

“1+x” 框架构建能力:教师能围绕 “1”(如《暮江吟》)精准选取“x” 素材(如《望洞庭》《忆江南》),通过“同修辞”(比喻)或“同主题”(山水)实现有效拓展,避免盲目堆砌篇目。在《示儿》教学中,教师通过“生平时间轴”串联诗人不同时期作品,形成“情感脉络式”群读策略,提升教学系统性。

深度解读与资源开发能力:挖掘“1”的德育渗透点(如《墨梅》的“借物喻人”)并通过拓展x”诗篇(如《石灰吟》《竹石》)强化品格教育,体现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利用数字化资源(如 还原《清明上河图》场景)增强课堂体验

2. 专业素养与研究能力提升

诗词教学专业性增强:通过 “1+x” 研究,教师更注重诗词格律(如《山居秋暝》的五言律诗对仗)、文化典故(如《墨梅》“洗砚池”典故)的讲解,自身古典文学素养得以提升。

课题研究与反思能力:在《题临安邸》《示儿》等课例中,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如学生讨论深度)、问卷调查(如阅读量变化)收集数据,形成“问题 — 设计 — 实践 — 改进”的研究闭环,部分教师撰写的教学反思(如《示儿》课后对“背景介绍不足”的改进)体现研究深度。

3. 师生互动与课堂生态优化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转型:在《十五夜望月》中,教师通过“小组讨论意象”“自主编创诗句”等活动,让学生成为阅读主体,教师从“讲授者”转向 “引导者”。

评价方式多元化:除背诵、默写外,采用“诗词思维导图”“群诗对比报告” 等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思维发展(如《暮江吟》中对比“露似真珠”与“白银盘”的比喻效果),体现“教 — 学 — 评”一体化。

 

物化成果:

论文集

序号

作者

单位

题目

发表期刊和期数

获奖级别和时间

级别

1

施亚敏、李莉

太仓市浮桥镇时思小学

《基于1+x的小学古诗词阅读教学方法实践成效研究》

《基础教育参考》2025年3月7期


省级

2

陈麟燕

太仓市浮桥镇时思小学

《小学语文大单元逆向教学设计探讨》

《教师论坛》2022年11期


省级

3

高雨花

太仓市浮桥镇时思小学

《小学语文大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策略初探》

《教师论坛》2022年11期


省级

4

周月琴

太仓市浮桥镇时思小学

《基于目标导向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实践分析》

《教师论坛》2022年11期


省级

5

高雨花

太仓市浮桥镇时思小学

《依托大单元构建语文整体教学观的策略》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2年2月05期


省级

6

高雨花

太仓市浮桥镇时思小学

《农村小学“时习时思”大单元教学模式与实践案例剖析》

《教育考试与评价》

2025年第3月第8期


省级

7

施亚敏

太仓市浮桥镇时思小学

“1+x”小学古诗词阅读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


太仓市教科研专项论文评选三等奖2025年2月


8

陈麟燕

太仓市浮桥镇时思小学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初探》


太仓市二等奖

2023年6月


 

9

高雨花

太仓市浮桥镇时思小学

案例《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畅游识字王国>


太仓市三等奖

2023年5月


 

10

周月琴

太仓市浮桥镇时思小学

案例年级下册第单元<以学带读,感受名著的魅力>


太仓市三等奖

2023年5月


案例集

《静夜思》

《春晓》

《墨梅》

《暮江吟》

《山居秋暝》

《山行》

《示儿》

《饮湖上初晴后雨》

《题临安邸》

《十五夜望月》(共两版本)


三、课题研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研究深度不足:理论层面,虽在《墨梅》《暮江吟》等设计中尝试结合群文阅读理念,但对 “1+x” 模式与深度学习、认知迁移理论的内在关联缺乏高层次专业引领,如《山居秋暝》仅从“诗中有画”表面拓展王维其他诗句,未深入挖掘意象营造与情感表达的理论逻辑

2.课堂驾驭能力不高:课堂实践中,教师在《示儿》《题临安邸》等课例中需兼顾“1”的精读与“x”的群读,如《十五夜望月》拓展《天净沙・秋思》时,因对学生讨论引导不足,导致对比分析停留在浅层,且《饮湖上初晴后雨》拓展《春游湖》时时间分配不合理,影响环节推进

3.教学案例质量参差不齐教学案例质量上,部分设计目标与学科核心素养衔接不足,如《山行》教案仅提“体会秋色”,未明确对接审美鉴赏素养,内容整合存在碎片化问题,《墨梅》拓展《竹石》《石灰吟》时未按认知规律分层《暮江吟》对比《望洞庭》仅停留在比喻修辞,未设计递进式任务引导深度迁移。

(二)今后改进方向

1.邀请专家进校指导,深入开展理论研究。深入挖掘 "1+x" 小学古诗词阅读教学的内涵特质,探索其科学有效的实施路径与策略,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推动相关理论研究向更高境界迈进。

2.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借鉴1+x古诗词阅读教学的优秀案例,加强研讨与交流,进一步完善认知。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开发包含教学案例库、情境素材包、任务设计模板等在内的大单元1+x古诗词教学资源平台,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和工具支持提升教师课堂引导能力与教学效果。

3.对已有的课例进行反思、优化,针对学段特点,深入研究各学段可实操的策略,加强教学实践中的过程性研究,细化教学环节设计,优化课堂教学流程,提升教学实践的精细化程度不断探索适应时代发展、适应学生需求变化的更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四、下学期研究计划

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借鉴1+x古诗词阅读教学的优秀案例,加强研讨与交流,进一步完善认知。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开发包含教学案例库、情境素材包、任务设计模板等在内的大单元1+x古诗词教学资源平台,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和工具支持提升教师课堂引导能力与教学效果。

 

课题研究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名

单位盖章

 

县市(区)课题管理部门意见

 

 

单位盖章

 

课题立项部门意见

 

 

 

 

单位盖章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浮桥镇时思小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