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小学古诗词阅读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
——《题临安邸》一课
课堂观察量表
观察班级: 五(3)班 执教教师 施亚敏 观察对象: 观察者
活动流程 |
观察指标 |
观察内容 |
教的行为和学的表现 |
以学思教 |
环节一:对照学习,生成情感 环节二:品悟词句,走进诗文 环节三:拓展阅读 |
A.小学古诗词审美的培养路径 B.学生古诗词阅读与鉴赏核心素养的发展 C.“1+x”阅读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实施 |
A1.本课段采用的小学古诗词审美培养路径 学生如何体会诗中深沉的爱国之情?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A2.本课段中审美意识培养的具体策略 能否在创设的情境中展开想象,体会诗歌所展现的画面;学生能否共情,体会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思 B1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能否从不同角度思考,发表自己对《题临安邸》的见解,提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B2锻炼阅读能力 能否品读出诗句的表达方式,体会作者在诗歌中想要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B3促进总结能力提升 能否快速找准阅读材料中心点,掌握关键信息,找到《题临安邸》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在思想情感上的共同点 C1.“1+x”古诗词阅读教学目标整体设计 “1+x”古诗词阅读教学目标是否突出重点、指向明确;各课段目标分解是否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遵循学段教育教学目标 C2.“1+x”古诗词阅读教学内容衔接整体设计 本课段课堂教学内容是否体现“1+x”古诗词阅读教学的整体教学理念,能否承前启后;本课段教学活动是否围绕“1+x”的教学方法设计阅读迁移,“x”的选择 是否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C3.“1+x”古诗词阅读教学教学方法整体设计 本课段教学活动是否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开展活动;教学活动能否注重学生参与合作,持续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促进学生问题的解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