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探索(作者宋樟根)

作者: 时间:2023-06-30 点击数: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探索
宋樟根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第六小学
【 摘要】当今,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开发受到了前
所未有的重视,大量的高质量的资源也在蓬勃发展。在中国的古代文学体系里,
古诗词以其凝练、丰富的特点独树一帜,在我国的教育界,古诗词在课堂上的教
学也是备受瞩目的。为此,本文探讨了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探
索。
【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学学生;古诗词
前言
小学生在身体和心理方面都处在快速发展与成长的过程中,这也是培养学生
学习基础的一个重要过程。因此,语文古诗词教学也可以对学生产生很深远的影
响。在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可以说是一个古代文学的缩影,因而,
在小学古诗词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小学生思维意识、心理情感等方面的教育与训
练,而不仅仅是关注他们的背诵和考试。古诗词对学生的影响,大部分是在心理
和思想上的,强化古诗词的教写,能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热情,使他
们在成长时期保持健康的心态。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对古诗词学习不感兴趣
如果没有了学习的兴趣,那么学生就会感到无聊,甚至会有一种厌学的感觉。
首先,老师和父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足够的重视,认为老师应该培养学生如
何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因此,忽视了学生在成长中的学习兴趣,这种传统
的思维方式也会使大部分老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从而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其次,由于受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制约,许多小学
语文老师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时,往往只对生字进行讲解,老师在课堂上只是听
写,背诵,这是一种非常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不仅没有什么趣味,还与现实生
活格格不入。令他们感到,古诗词在实际生活的使用毫无意义,令他们对古代的
人和事失去了兴趣。
(二)古诗词教学质量存在一定的缺陷
语文是一种较为优雅的科目,老师可以利用古诗词中优美词句,营造出一种
充满想象力的氛围,让学生们自由想象,思考,结合诗词的意境,来进行领悟与
回忆,改变了以往的死记硬背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能力。
从学生对古诗词的态度来看,尽管教学内容相对丰富,但老师的教学质量仍有不
足之处,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对古诗词的兴趣淡薄,导致他们在
学习和完成作业的时候,只会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不会去体会古诗词的意境,
也就无法提升审美情趣。
二、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一)丰富教学内容
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不能只限于诗词本身的教学。虽然这些诗词包含了大量的
文言知识,但这些诗词的背景、历史进程,还有中华文化的美学因素,都可以成
为我们的教育重点。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主要集中在文言知识和全文的背诵上,而
其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尚未得到充分的挖掘。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应注重在
诗词内涵中充实课堂内容,通过分析和阐释来达到对学生深远的教育。首先,老
师要加强对诗词风格流派、文化常识等内容的教学。这些诗词所折射出的古代精
神文化财富,同样具有现实的教育价值。在诗词中引入知识文化的学习,可以扩
大学生的文化视野,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建立了一个大体的历史脉络。这样,不
但让学生们在古诗词教学里获得了大量的文化知识,而且还可以理解古诗词的发
展,从而逐渐地降低学生学习古诗词的门槛,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提高。其次,
老师要积极发掘诗词中的宝贵精神,把学生的道德品德教育纳入诗词教学,同时
还要注意审美的培养。新课程标准要求更加注重学生人格的形成。古诗词往往蕴
含着作者的深厚情感,而这些情感往往会对学生的心灵造成积极的影响。若能使
学生的精神品质得到切实的转变,使优秀的诗人、词人的优秀品格能够成为课堂
学习的对象,那么诗词的教学效果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总之,教师应积极挖掘
教材的内涵,以充实和拓展古诗词的教学内容。在此过程中,既可以提高学生在
古诗词教学中的学习效果,又可以使他们在古诗词识、读、鉴、赏等能力上得到
发展,并在不知不觉间,让他们体会到古诗词的魅力。
(二)打破思维的禁锢
很多学生在刚刚学习古诗词的时候,都会因为好奇心而变得感兴趣,愿意去
学一些古诗词,虽然他们对诗词的理解还不够透彻。所以,采用创新性的吟诵方
法,可以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思考,从而更好地了解古诗词的本质和主旨。老师
可以运用现有的书籍和其他辅助手段,引导学生进入古诗。其次,思想上的改变
很关键。与普通的白话文不一样,想要让学生鉴赏一首古诗,最重要的是要思考。
只要思路清楚,鉴赏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古诗词中的每一个字都要经过深思熟
虑的,既要及时地解决古诗的理解问题,又要适时地对问题进行归纳。老师还可
以鼓励学生表达对古诗词的感悟,以此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加强语文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
首先,学校要针对语文老师的需要,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培训。例如:老师的
沟通能力、课堂互动能力、古诗词的专业知识等,以此为类别,进行有计划、科
学性的训练。一方面,可以在节省教学资源的前提下,在最短的时间内确保最大
程度地提升语文老师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可以开展研讨会,让教师们分享和
交流自己的教学心得和教学成果,包括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和
解决效果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们可以通过互相学习来补充自己的不足,从而
使自己的教学方式更加地完美,这在某种意义上提高了老师的课堂教学经验,提
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结语
总之,尽管小学语文的古诗词内容相对来说较为简单,但是其教学有效性的
实施难度相对较大,这就要求学校和语文老师持续地对其进行评价与探讨。保证
新课标下古诗词的教育效果,使小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使他们的智力和品
德得到真正的发展。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张亚良.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26).
[2]李丹,张红敏.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少年,
2016(16).
[3]许春英.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8
(03):135.
[4]胡田田.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策略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
刊),2017,14(11):135.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浮桥镇时思小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