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流 施亚敏:一、精准确立“1”,精选文本“X” “1” 可以是统编教材中的某一首古诗词;也可以是以这首古诗词或本单元所生发的议题。 每一个议题都有一个焦点,解决一个问题。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诗歌的内容、情感、语言、手法等多个角度切入确定议题。“X”,是在确立议题“1”之后,紧紧围绕议题“1”,精心选取多篇古诗词,不是单篇古诗词教学的机械重复。 大体可以从这几方面考虑:1.以古诗词的结构形式为中心选择文本。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把握好语气语调,读出韵律和节奏。 2.以古诗词的艺术手法为中心选择文本。如:可设计“古诗中的托物言志手法”这个议题。 引导学生分析所咏之物的形象,然后深入引导学生分析所咏之物所蕴含的哲理和情感,让学生掌握:咏物诗不单纯咏物,还具有托物言志或者借物抒情的特点。 3.以同一题材为中心选择文本。 统编教材中的古诗词,从题材和思想内容看大体有这几种类型:写景抒情诗、咏物抒怀诗、羁旅怀乡诗、边塞征战诗、咏史怀古诗、山水田园诗、赠友送别诗等。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地去思考,可以是诗人的感慨,可以是人生的感悟,可以是历史的兴亡,使学生加深对作品主题的理解。4.以同一诗人为中心选择文本。 同一诗人浅析初中古诗词“1+X”群文阅读的策略的作品必然带有浓郁的个人风格。 李莉老师:研究古诗词,“主题”是一个重要抓手。常见的古诗词主题有“咏怀”“悼亡”“田园”“边塞”“赠答”“咏史”等 围绕“主题”组文,引导学生进行“同题赏读”,不仅能提升古诗词教学的效率,而且有助于学生对古诗词的某个主题形成深刻的认知。 石晓春老师:“1+X” 群文阅读是一种多文本阅读,注重学生学习的开放性和实践性。 学生自主阅读“X”后,运用合作探究、求同比异、整合归纳等阅读策略,深化阅读体验,实现集体构建,达成共识。合作探究。 古诗词群文有一定的相似性,也有差异性。 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 大胆质疑,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2.2023年3月学习心得一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