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小学古诗中别离意象的解读及教学处置》 2.总结方法,投入到本学期的教学之中 李莉老师交流:送别诗是一种抒发离别情绪的诗作,总是借用某 种特定的意象来表述满怀的情感。在送别诗中最常出现的意象有长亭、杨柳、阳关、明月、南浦、芳草、美酒等。古人多含蓄,很多情感不会直接通过言语表达出来,而是借助这些意象来抒发。对于小学生来说,自身的语言积淀比较弱,理解诗意本就是一件较难的事情,何况通过古诗的字里行间去体悟诗词背后的情感,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抓住意象巧妙解读,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诗意并感悟诗情?笔者选取其中的几种意象,结合课堂案例来谈谈小学古诗中别离意象的解读及教学处置。 施亚敏老师交流:三四年级古诗词内容更为丰富,出现了简单的哲理诗、写景诗、送别诗等,教师要教会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诗歌的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教的过程中“1+x”的“1”为教材内容,“x”的内容更为丰富,除了相同主题的诗词,还增添了相同要素、相同作者但主旨不同的诗词,教师更多的是教会学生迁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去体会比较诗文中的思想情感以及简单的修辞手法,去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这一阶段不单局限在知识层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诗词中蕴含的爱国精神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郁思佳老师交流:案例中教师让学生去联想诗人当时送别朋友时的 想法和做法,去感受诗人的情感,原来这“芳草”萋萋中却蕴含着诗人送别老朋友的凄凄离别之情。同类古诗中含有“草"的送别诗,比如孟浩然的《留别王维》和李冶的《送阎二十六赴剡县》都是借芳草抒发离别之情,其实也都是可以采用联想体悟,让学生去触摸诗人的心灵深处。 3.形成2023年度月研究工作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