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记录表(2023年3月)

作者: 时间:2023-03-31 点击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农村小学“时习时思”大单元教学的课例研究

课题类别

苏州规划

立项编号

2021/X/02/046/03

出席对象

课题组核心成员、数学老师

地点

阶梯教室

时间

2023330

研究主题

四年级数学《角的奥秘》大单元教学的“时习时思”策略研究

所要解决问题

1.面对碎片化的教学知识,教师如何在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数学活动中,以“学”为主体,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2.学生能否在练习中,构建新旧知识间联系,使知识内化的同时能够进行迁移运用。

3.通过课例研究,提炼大单元教学的“时习时思”策略,促进教学行为的改进和实践范式的形成。

研究方法

课例研究法、课堂观察法

1.理论学习

龚卫波老师选取《基于大单元整合设计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基于“数学实验”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实践研究》和《“四步走”,落实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三篇代表性文章,进行提炼式分享。

2. 课堂观察量表解读与课堂观察分工

教科室高雨花主任对观察量表中“时习时思”、“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及“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这三个指标进行了详细解读。

3.执教研究课《三角形内角和》并说课

沈卲祎老师以大单元教学的“时习时思”策略为主题切入点,活动设计了四个主要环节:1.对比计算,猜想假设,增强数学推理意识;2.小组合作,数形结合,培养数学几何直观;3.巧用结论,总结归纳,提升数学应用意识;4.观察探究,类比迁移,发展数学模型意识。

4.课堂观察议课

时思小学数学教师议课小组代表议课:本课段采用的“时习时思”的学习活动形式:操作体验、合作探究 、数学实验、综合实践,有效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对比计算的过程中,提出三角形内角和的假设,增强了学生的数学推理意识。学生用测量、撕拼、剪贴等方法,让数形结合,在此过程中培养了数学几何直观。龚卫波:我们可以结合骨干教师展示课,深入课堂进行大单元教学的实践,探索大单元教学的基本模式。

小学活力课堂” 同类课题协作研究共同体小组代表议课:本课本节课始终围绕着这一个核心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来进行猜想、验证等一系列的操作,围绕大问题设计探究板块。充分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量”和“拼”的过程加深体验,构建起过程性支架,形成对于知识本质的深刻思考,教师让学生尝试通过模型架构将学习方法迁移到求多边形内角和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和能力。

基于以上研讨,在本节课中提炼出大单元教学的“时习时思”策略,即在对比计算的过程中,提出三角形内角和的假设;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将内角和与图形相结合;在巧用结论的过程中,总结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观察探究过程中,对内角和的知识进行类比迁移。

同时通过本次活动,也获得以下结论:大单元教学应围绕大情境、大问题、大任务进行深入研究,才能更好地展开课题的研究,更好地落实课题的目标。

物化成果

学习心得;《角的奥秘》大单元教学之《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观察量表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浮桥镇时思小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