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浮桥镇时思小学教科研工作总结(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

作者: 时间:2024-06-30 点击数:

太仓市浮桥镇时思小学教科研工作总结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

坚持科研兴教战略,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发展的动力支持。本学期,学校教科室以太仓市教育局工作会议精神和教发中心科研处工作为引领,坚持“科学引领、科教融合、科研求质”的原则,践行“四敢”精神,充分发挥科研的“研究、引领、服务、助推”功能,以“十四五”立项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立足新课程标准,钻研大单元教学,加强教科研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工作,努力提升学校教科研水平。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理论学习,提升教师科研水平

1.学校阅览室全天开放。学校教师阅览室全天开放,阅览室配备了教育专著、专业知识方面的书籍,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学校图书资源进行阅读并做好登记工作。学校教科室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和课程理论知识,做好教师业务学习的改革工作。

2.推荐《燃荻》文章学习。针对教师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需要,学校精心挑选了《燃荻》作为必读书目。教科室在每月初做好《燃荻》文章的推荐,每收到新一期的《燃荻》,总会第一时间发到教师群供老师们学习,同时每学期会组织教师开展《燃荻》读书心得交流活动。

3.做好《太仓教育》征稿工作。教科室在每学期期初和期中,做好两次《太仓教育》征稿工作,鼓励教师积极投稿,在老师自主推荐的基础上,学校择优推荐投稿。同时,《太仓教育》一书也是老师们的必读书目。

4.自编学校电子期刊。学校教科室每月会在学校网站上上传一篇理论文章,这些文章大多来自知网等一些核心期刊,包括“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评价”“跨学科”等一些热门话题,共课题组老师学习,发挥教科室的引领作用

二、课题研究,有效推进课题开展

本学期,教科室认真做好学校已有苏州市规划课题、苏州市教育学会课题的课题研究过程性管理工作,以及太仓市十四五微型课题的开题工作。

1.开展期初、期末会议。为使本学期的课题研究有针对性、计划性,开学期初,把全体课题组成员集中在一起商量本学期课题研究的重点,制定课题研究的计划,落实好每月的活动,使课题组老师进一步明确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学期末,也会开展课题总结会议,梳理一学期的工作,明确下一步研究方向。

2.规范课题过程管理。对课题活动要做到前有计划、中有记录、后有总结与评价,使研究过程规范化、科学化。每月底,要求各课题主持人认真填写“课题研究月报表”。学期末要撰写课题研究阶段小结,填写课题学期汇报表。同时还要按管理要求做好网上流程管理工作,每月要求课题组在认真组织开展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将研究活动情况及时上传校园网“课题研究”栏目的相应子栏目中。确保各项课题按期研究。教科室在月底进行检查、及时反馈,强化过程管理和有效管理,从而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

3.开展课例研究活动。为充分发挥课堂作为课题研究主阵地的作用,使课题研究做到基于教育教学,带着课题进行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本学期,学校围绕“大单元教学”、“1+X小学古诗词阅读教学”开展相关的课例研究,数学骨干教师孙宇老师执教了课题研究课《平面图形的面积总复习》;语文青年教师执教了课题研究课《墨梅》;英语骨干教师陆玲艳老师执教了课题研究课《Unit8 We’re twins》。利用课堂教学及观察,发现问题,探寻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

收集研究资料,把课题研究与教学结合起来,并把科研工作与主体化校本教研结合起来,提倡每位教师都参与到课题研究中。

4.微型课题开题工作。本学期,太仓市十四五微型课题于4月初进行了开题论证,聆听了专家的意见建议,下一阶段将对课题进行调整和优化,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研修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1.课堂实践促提升。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课题组长引领导航作用,认真组织并定期开展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等方面的经验交流。本学期,教科室结合学校的骨干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以及太仓市骨干教师菜单送培等活动契机,教研结合,以研促教,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本学期,学校先后邀请太仓市学科带头人李凤珠、马璇为学校教师带来了教育教学方面的展示课和讲座。通过观摩课堂、聆听专家讲座,学校教师从理论层面提升对教育教学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2.组织参加省市级培训。结合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项学习、培训活动要求,精心组织教师参与各类培训活动,及时关注培训信息,落实培训人员,传达培训要求,做好督促、协调工作,确保参与培训人员顺利完成培训活动。

3.落实校本培训工作。学校根据上级部门指导意见,期初培训方案,认真推进学校校本培训工作。依托师德课程、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知识技能课程、信息技术五大课程,提升教师师德素养及整体素质。

4.做好青年教师培训。以“学校青年教师发展共同体”为参与主体,协同教导处认真制定活动计划,精心组织读书、讲座、课堂观察、课例研究、学习考察等活动,教科室面向青年教师进行了题为《课题开题报告撰写指导》的微讲座,激发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提升科研能力,促进教研与科研的有机融合,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本学期,我校青年教师主要参与了港城教育集团“校长领航筑师梦”活动以及学科工作坊活动。

四、重视积累,推广科研成果

论文写作是教师科研能力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教科室积极组织广大教师结合理论学习、教学实践进行了一系列的理性思考以及教育教学的总结,倡导勤于研究,总结的良好氛围。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带动下,不少教师更加注重了论文的撰写,积极参与各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学会组织的论文评比。学校教科室也为老师们搭建平台,择优向各类杂志推荐,以推广学校教科研成果。本学期共2篇论文省级发表,9篇太仓市级获奖,分别是:郁思佳老师的论文《提高乡村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初探》发表于省级刊物《幸福》;毛海燕老师的论文《单元整体课程视角下小学美术大课堂教学活动的实践》发表于省级刊物《大武汉》;陈麟燕老师的论文《新课标下劳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获太仓市二等奖;龚卫波老师的论文《核心素养立意下的大单元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获太仓市二等奖;陆艳老师的论文《在深度学习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以《小番茄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为例》获太仓市二等奖;钱革帆老师的论文《中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教学的衔接研究》获太仓市二等奖;毛海燕老师的论文《陶行知精神下的实践性美育教育探析——以美术单元教学《娄东山水》一课为例》获太仓市三等奖;顾雅雯老师的论文《新课标下的学练赛评一体化小学体育课堂——以《水平一跳绳与游戏单元》为例》获太仓市三等奖;吕惺悦老师的论文《新课改小学美术教学的转变分析——《一张奇特的脸》为例》获太仓市三等奖;郁思佳老师的论文《浅谈核心素养下的革命传统类课文教学——以《朱德的扁担》为例》获太仓市三等奖;施亚敏老师的论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思政课堂中的困境及路径探讨》获太仓市三等奖。

教科研工作需要持续投入和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本学期,学校教科研在工作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潜在的问题,如有些教师对课题的研究存在为难情绪,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20246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浮桥镇时思小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