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一:课题组成员通过学习《体育课堂表现性评价量表的设计》文献,梳理该文献核心内容 1.表现性评价的定义 在真实或模拟情境中,通过任务完成情况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及核心素养(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 2.评价量表设计要点 目标分层:依据《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分解为兴趣培养、理论知识、动作技能、实战应用(表1)。 3.任务设计:分“学会”与“应用”两级,如足球头球的单个技术习得与比赛运用(表3)。 4.评价细则:采用等级制(A-D)与评语结合,弱化分数影响(表4)。 5.评价框架 一级指标: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 二级指标:如运动能力涵盖专项技能、实践能力;健康行为包括社交能力、应急知识等(表2)。 活动二:关联分析 郁震宇:情境化任务设计 通过"学-练-赛"一体化任务(如足球头球的比赛应用),将评价嵌入真实运动场景,有效检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设计比孤立的技术测试更能反映综合素养。并提出问题:部分二级指标(如"创新能力""解决问题")描述抽象,缺乏可观测的行为锚定。例如,"创新能力"在足球案例中仅表述为"得分思路创新",但未明确具体表现(如战术调整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