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月红教研课教学设计与反思——《铃铛舞》
作者:顾雅雯 时间:2023-05-15 点击数:
铃铛舞
太仓市时思小学 庄月红
【教材分析】
苗家铃铛侗家箫,阿细月下把舞跳。本单元引领孩子们初步接触我国民族民间音乐,领略苗家岭下清脆的鸟鸣、响铃,侗家寨子幸福的箫声、歌声……歌曲《铃铛舞》是一首富有苗族音调特色的儿童歌曲,歌词生动,旋律流畅,朗朗上口。歌曲为三四拍,一段体结构,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一、第二乐句连贯优美,栩栩如生地展现了一个戴着铃铛的苗家小姑娘的美丽形象,第三、第四乐句是欢快、跳跃的,表现了他们载歌载舞的欢乐景象,是全歌的主题所在,因此,唱好歌曲后,让学生以载歌载舞的方式表现歌曲。《摆呀摆》是一首同样具有苗族风格的合唱歌曲,在拓展欣赏的同时让学生试着与老师简单的合唱,进一步感受合唱的演唱形式,最后在欢快的舞蹈视频中跟着《摆呀摆》的音乐律动,进一步,体验我国西南民间音乐活动载歌载舞的特点,体验西南少数民族的民俗音乐风情,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接触的比较少,让学生对苗族有初步印象,建立好奇与喜爱的心境,感受西南少数民族独特的印象。根据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征,安排在学跳苗族舞蹈律动中,熟悉歌曲旋律,体会歌曲情绪,为有感情地唱好歌曲作铺垫。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铃铛舞》
2.律动:用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3.欣赏:歌曲《摆呀摆》
【教学目标】
学生能跟老师学唱歌谱,并能跟着钢琴填词歌唱。
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铃铛舞》,并试着背唱歌曲。
3.学生能跟老师学习简单的苗族舞蹈动作。
【重点难点】
解决好歌曲中的一字多音,唱好歌曲。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碰铃串铃、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今天老师想带你们走进美丽的苗寨,为了让你们更好的融入苗族大家庭,那就让我们一起感受苗族的风土人情吧。
聆听苗音
现在我们来到了这个地方就是苗族人热情舞蹈的地方,我们先听一下音乐,感受他的节拍。
师:通过音乐你能看出它的节拍和强弱关系吗?
生:3/4,强弱弱
师:让我们拍击四三拍的节奏为歌曲做声势伴奏吧。
播放歌曲,听音乐,跟着音乐拍一拍。指名拍节奏,全班一起拍节奏。
带着节奏读歌词。
3.唱歌谱,四小节一句,跟着老师的琴听唱(或模唱),关注学生声音的表现力。如:如断音记号处跳跃,休止符记号短促,圆滑线处连贯等。
3.完整跟琴唱谱。
师:这么美的旋律,让我们配上歌词来演唱吧。但是老师想给你们一个小小的提醒,请你在演唱的时候注意歌词中一字多音的演唱。
跟着琴声演唱歌词。(唱的不太好的地方,教师用琴声提醒更正)
5.男女生对唱。
6.跟着完整的伴奏(两遍)演唱,第一遍试着背唱,第二遍不看歌词演唱。
三、走进苗寨
师:你们美妙的歌声打开苗寨的大门,老师忍不住想给你们欣赏一段苗族的舞蹈,你们想看吗?
生:想。
欢歌起舞
师:你们觉得苗族的舞蹈是怎样的?
生:热闹的、婀娜多姿的……
师:那你们想不想加入,一起舞蹈呢?
生:想。
教师做分解动作,示范铃铛舞的基本动作。
掌握要领之后跟着音乐加入舞蹈。
播放音乐完整舞蹈。
加伴奏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提醒学生自己手里的乐器是在第几拍的时候发出声音)
师:在你们的舞蹈中我看到了苗族姑娘美丽的身影,也看到了帅气的苗族小伙子的英姿飒爽。苗族的小伙伴们为你们准备了打击乐器,想让你们的歌舞变得更加丰富,我们一起拿起乐器为歌曲伴奏吧。同时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我让你们演奏的时候你们才可以发出声音哦~首先用眼睛看好节奏谱,放下手里的乐器。
学生自主学习。
不跟伴奏试奏一个乐句。
跟随音乐进行打击乐演奏。
完整展示三声部《铃铛舞》
女生舞蹈、男生演奏,一齐演唱。
五、拓展欣赏《摆呀摆》
师:我们在苗寨玩了这么久,也到了回去的时间,热情的苗族人特地用歌声和舞蹈来欢送你们,瞧,他们来了。
欣赏《摆呀摆》舞蹈视频,跟着老师一起随着视频里的舞蹈律动,在欢快的《摆呀摆》歌声中走出教室。
《铃铛舞》教学反思
歌曲《铃铛舞》是一首富有苗族音调特色的儿童歌曲,歌词生动,旋律流畅,朗朗上口。歌曲为三四拍,一段体结构,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一、第二乐句连贯优美,栩栩如生地展现了一个戴着铃铛的苗家小姑娘的美丽形象,第三、第四乐句是欢快、跳跃的,表现了他们载歌载舞的欢乐景象,是全歌的主题所在。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置了一个整体情景,带领小朋友们走进苗寨。首先是为了更好的融入苗族来学唱歌曲,然后介绍苗族的风土人情,教学歌曲舞蹈,最后加入乐器为歌曲伴奏。首先在学唱过程中我采用了教谱再带入歌词唱的方法。需要改进的是学唱过程中可以不用一句一句教谱唱,要锻炼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不能傻瓜式教学。学生唱谱时教师可以划分拍,引导学生更好地唱谱。还可以让学生加入节奏读歌词,一方面让同学们对歌词的内容有大致的掌握,知道歌曲的情绪,更好地去演绎歌曲;另一方面对熟悉歌曲的节奏也有很大的帮助。
学会歌曲后,学生跟着老师一起走进苗寨,了解苗族的风土人情。我的特长是舞蹈,所以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苗族的舞蹈,给同学们创造了浓郁的苗寨氛围。然后教学铃铛舞的舞蹈,舞蹈的教学中,舞蹈动作应该设计的更加简单些,律动的主要目的还是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体会歌曲情绪,为有感情地唱好歌曲作铺垫,让学生最后能以载歌载舞的方式表现歌曲,展现歌曲,所以舞蹈动作融入歌曲节奏,体现歌曲的强弱关系即可,不需要太难。
掌握歌曲的律动舞蹈后,加入课堂乐器为歌曲伴奏,这一部分我的亮点是出示节奏谱,让学生们自主学习运用碰玲和串铃来学习歌曲的节奏,一方面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教师不是一味的把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让同学们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对歌曲的三四拍节奏更加了解。最后完整展示歌曲,男生用乐器为歌曲伴奏,女生跳舞,一起唱歌,在这里如果能把乐器融入到舞蹈律动中大家一起边唱边跳,整体展示效果会更好。
在歌曲教学的过程中我最大的缺点就是基本功不够扎实,唱歌和钢琴伴奏还需要多加练习。教师基本功的高低,对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一名教学能力强的音乐教师,必须掌握了必备的音乐专业技能,当然掌握的专业技能范围越宽,专业技能水平越高,对教师教学更有帮助。
歌唱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也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在进行歌唱教学时,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歌唱方法,让他们以恰当的情感来表现歌曲内容,做到声情并茂,培养学生的歌唱表现力。教师要正确地理解并完美地表现音乐,让学生做到有感情地歌唱,这是歌唱教学的出发点和目的。许多学生都喜欢唱歌,可是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并不多,对歌唱中的状态、气息、咬字吐字等要求也基本不懂,更谈不上有什么歌唱技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习惯,进行歌唱技能的基本训练尤为重要,因此基本功是音乐教师的立身之本。从今天开始我必须重视自身基本功的提高,在业余时间多练习,多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