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亚如老师教研课《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

作者: 时间:2024-10-29 点击数:


【教学目标】

1. 能认读 10 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10 个生字,积累“ 坐井观天、井沿”等 8  个词语。

2.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3. 能明确小鸟的青蛙争论的题 ,知道它们说法不一致的原因 ,体会故事寓意。

【教学重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 ,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

2. 能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 ,知道它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 ,体会故事寓意。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发布任务

1.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开启了“小故事 大道理”集智慧锦囊的活动,我们跟着课文的脚步去认识、读懂这些道理,收集成长的智慧锦囊。这节课咱们会收获什么样的智慧锦囊呢?让我们继续走进这个故事,齐读课题——

任务一:回顾故事,明确观点

1.回顾课文,板贴位置。

2.回顾争论的问题,明确双方观点。

任务二:研读对话探究原因

  1. 同样的天空,为什么青蛙和小鸟的说法不一样呢?我们先看看小鸟的观点,请自由读读第一次对话,想一想为什么它认为天无边无际呢?(生读课文)

    2.你从哪句话里找到了原因?你认为哪些词很关键?

    3.你知道一百多里有多远吗?操场一圈是400米,一百多里,就相当于沿着我们的操场跑125圈呢。

    4.想想看,飞了一百多里,它会飞过哪些地方?

    6.我们学着小鸟的话说,飞过的地方真是——

    7.编口诀,认识“”和“

    8.师生合作读第一次对话。

    9.刚才学习第一次对话的方法,先自由地读第三次对话,再看从哪一句话里能看出青蛙这样说的原因,然后拿出笔来圈一圈关键词,再跟同桌说一说。

    10.学生汇报交流

    11.你们觉得青蛙说得有道理吗?

    12.创设情境,体验青蛙眼中的天空。

    13.聚焦两个“笑”,体会不同想法。

    1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任务三:趣味演绎,总结原因

  2. 推选一位女生当小鸟,一位男生来当青蛙一位学生上台读旁白

    2.小结原因,迁移评价。青蛙和小鸟,它们的说法不一样,是因为——

    3.以唐代诗人韩愈的评论引发学生的评价。

    任务:续编故事领会寓意

    1.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又会怎么说呢?展开丰富的想象,同桌合作续编故事!

    2.明白寓意,收获智慧锦囊。

    3.总结下课。

     

    指导书写

  3. 指导观察”“渴”。

  4. 提醒注意一看结构二看宽窄三看笔画。

  5. 教师范写,学生学写。

  6. 展示评价,再次修改。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浮桥镇时思小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