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阳光监测反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研讨记录
学校:太仓市浮桥镇时思小学
班级分析:本次抽测的五1班,这个班一直由钱蕴菊老师从一年级开始带起,平时的班风学习习惯都比较好,这个检测总体排名13,在乡村学校里属于比较好的成绩,总体来说这次监测情况比较正常,基础题部分完成比较好,后面解决问题和思考题的得分率均高于太仓市平均。
数学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发言:孙宇)
1.选择题的失分率相对较高,审题习惯需要培养,没有养成良好的做选择题的习惯,很多同学没有认真思考,凭感觉选。.认真反思、检查的意识有待提高。大部分同学没有检查的习惯,或者不会检查。
2.倾注爱心,转化学困生,最大限度提高平均分和优良率。众所周知,优良率在我们教学成绩的评价体系中越来越重要,而学困生就是影响优良率的最大桎梏因素
3.对于知识的灵活运用还存在问题,题目稍作变动就不会。
4.部分同学做题不仔细,解决问题中的单位名称错误或者忘填,算式正确但是计算错误。
5.从解决问题反映出来,部分同学理解能力存在困难,审题能力还是需要平时加强训练。
6.平时加强学生习惯的培养。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习氛围。
改进措施:
龚卫波:一要精讲。精讲不等于少讲,更不是不讲,否则教师的主导就无法体现。二要多练。多练的前提是精讲,只有精讲,才能保障多练。怎样才算多练呢?有人将“多练”理解为学生一节课做了多少道题。我们认为“多练”应理解为“多方面训练”。动笔的练固然重要,这是“有形的练”,那么“无形的练”就应包括学生口头回答问题、动脑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沈邵祎:精心设计,充分发挥作业的作用。作业是巩固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也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为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而设计、供学生课外进行的练习。它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李刚: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既是教学中的重点,又是难点。今后在教学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情境进行分析,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并理清解题思路,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袁艳:加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到“补心”与补课相结合,及时与学生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加强对“后进生”的基础知识训练和学习方法指导,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顾海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异教大,特别是差生要逐步培养他们的审题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平时多进行这方面的针对性练习。对于优等生,可以让他们学会教同学思考问题的方法,在教别人的过程中,也提高的自己。同时根据学情,利用中午或早读,每周进行一次专门的解决问题专题训练。里面包含基础题和提高题,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倪淼玲:注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前课后我们十分注意教会学生预习、复习、做作业、练习、反思总结等。在课堂教学中多让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作业要工整,讲规范、符合要求,包括按时上交作业。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如果能长期坚持,养成习惯,这就形成了良好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了,就会终身受益,就是学习成功的一半。
闻建清:我认为练习题的设计要非常讲究,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练习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有密度、有梯度,题型多样,既有基本练习,又要设计富有思考性的题目,特别要注意变换习题的形式,进行对比练习以区别容易混淆的知识,突破教学难点。这样去设计课堂练习,既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既可以照顾优等生,又照顾了后进生。
周健: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是授业和解惑,是学生的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对疑难问题的解决是否清楚适当,主要是看教师对知识是否能正确、深刻地理解了。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对所教学的内容一定要做一番认真深入的研究、分析,以达到透彻理解,熟练地掌握,才能在课堂教学时做到深入浅出,驾轻就熟。
总结:今后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在平时教学中,应结合具体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阅读、思考,然后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最后进行反思与评价。只有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细心解题的良好学习习惯,平时多分析错题,做些针对性练习,教学质量才能得到真正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