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教学设计

作者:施亚敏 时间:2023-06-05 点击数:

太仓课题研究课案例】

上课课题《暮江吟

执教者:太仓市浮桥镇时思小学,施亚敏  上课时间:2023年517日;

上课班级:时思小学 3)班

一、课题简介

1.课题基本信息

“1+X”小学古诗词阅读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 苏州市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课题;立项时间2021 月;编号&&&;主持人:李莉、施亚敏;单位太仓市浮桥镇时思小学

2.核心概念界定

1).“1+X”

“1+x”是一种组织性与结构性较强的模式,“1”指的是阅读教材中的某篇文章,也可以是阅读课文中的某一典型特征,如课文的主题、情感、人物等。“x”则是与课堂主题等相匹配的多篇过去所学或课外的文章。“1+x”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拓展学生对阅读文本的认知以及阅读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古诗词阅读教学

本课题中指的“古诗词教学”指的是古诗词的阅读教学。首先明确何为“阅读”,“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也是一种基本的智 力技能,这种技能是取得学业成功的先决条件,它是由一系列的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 和。”关于“教学”,目前国内关于“教学”的定义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在接受原苏联教育学家对“教学”所下定义(即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的基础上展开的更具体细致的描述。王策三先生在《教学论稿》中指出:“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 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 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李秉德先生将《教学》定义为:“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进一步说,指的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教育大辞典》给“教学”下的定义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上述这些描述性定义几乎都是从教学作为一个实践活动过程的构成这一角度而形成的。另一类则是 在理性思维层面上,认为教学理论是关于教的理论,应关注课堂教学中教的行为:“教学教就是教师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本文研究的重心是教育者的教学实践行为,故教学采纳上述第二种含义。

综上所述,古诗词教学指为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阅读水平,发展学生的古诗词阅读能力,教师以阅读教材为中介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古诗词阅读学习的所有行为。

3)、“1+X小学古诗词阅读教学方法

顾名思义,即将“1+x”的阅读教学方法融入到小学古诗词的教学之中。通过教材中古诗自身带有的启发性和教育性,以“1+x”的教学方法,纳入更多的阅读内容,来增加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我对文本的阅读期待,从而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3.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以“1+x”的教学方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纳入更多的阅读内容,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做到用经典培育熏陶,启蒙开化,从而融的德育于学科,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

1)、验证“1+x”阅读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可行性,找寻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原因。

2)、构建1+x课堂教学模式,开展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实践,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阅读量。

3)、发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点,帮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鉴古知今,提高自身品德修养。

4.研究主要内容

一、“1+X”阅读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一)“1+x”阅读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现状调查

(二)“1+X”阅读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  

2)、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

(三)1+X”阅读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运用中的现状归因分析  

1)、学生自身存在的原因  

2)、教师自身存在的原因

(四)“1+x”阅读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可行性

二、在古诗词教学中构建“1+X”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借助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开展“1+X”阅读教学

1)、明确预习工作,确定阅读教学策略

“1+X”阅读教学模式在扩大学生阅读量,提升学生阅读速度,培养学生泛读能力的同时,还注重对学生深度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1+X”阅读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在课时、预习、上课方式等方面改进精读教学, 确定明确的教学策略,从而实现“x”对教材文本的有效补充。

2)、有效利用课外必备古诗篇目

攫取与教材有关的课外篇目作为“x”来补充教学文本,使课内外必背古诗词篇目形成统一的教学体系,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

(二)小古诗词教学中“1+X”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1)、教师要给学生传授学习精读文本“1”的方法

除了借助部编本语文教材中现成的阅读教学资源去开展精读文本“1”的教学以外,教师们还要做好学生的课前预习指导工作、传授古诗词阅读技巧以及组织好课堂讨论。只有当上述所提到的教学准备工作都落实到位了,才能真正发挥精读课文“1”的统领作用。

2)、指导学生根据具体的拓展模式自主阅读“X”

在组织学生自主阅读课外篇目“X”时,除了要提醒学生将精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技巧运用到自主阅读篇目“X”上,还可以设计阅读单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讨论来比较和分析“1”与“X”之间的异同,以此来激发他们积极阅读和探索的热情。

3)、实现“1”与“X”的互动,加深学生对“1”的认识

“1+X”阅读教学中,精读篇目“1”始终是处于统领地位的,我们拓展课外篇目“X”的目的一方面是实现扩大课内阅读量,而另一方面则更多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对“X”的自主阅读来实现他们对精读文本“1”的认识更上一层楼。

三、发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点

1)、根据选文的具体内容有效的教学情景中进行德育渗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通过对选文中重点语句的赏析以及让学生对这些重点语句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爱国观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研究课说明

1.研究主题:四年级语文暮江吟》“1+X”小学古诗词阅读教学方法研究。

2.需解决的问题

1)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古诗词审美鉴赏能力,能够在阅读中说出自己的见解,通过教师引导,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2)学生能否在阅读中,构建新旧知识间联系,使知识内化的同时能够进行迁移运用。

3)通过课例研究,提炼1+x”阅读教学方法中同类型主题的阅读迁移方法,促进教学行为的改进和实践范式的形成。

3.本课设计理念:

年级的古诗教学要求能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 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教的过程中“1+x”的“1”仍为教材内容,对“x”的选取主要在于拥有相同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的诗歌教学中选取了刘禹锡的《望洞庭》,有利于学生迁移学习体会情感和写作手法。除此之外,班内分小组进行了关于带有色彩的诗歌收集的阅读汇报,学生拓展了“色彩”这一主题的诗词。

4.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课堂观察法,案例研究法

三、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册第单元《古诗三首》的第课时。

【教材分析】

《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用浅白的语言,描绘出他观察到的美妙景色。诗的前两句写日暮时分,夕阳与江水相映成趣,“一道”与“铺”写出夕阳余晖是洒满江面的,而“瑟瑟”和“红”的颜色对比,能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后两句以“九月初三夜”作为过渡,将时间从傍晚引至入夜后,“可怜”是诗人脱口而出的真情称赞,“露似真珠”“月似弓”两处比喻的使用,更生动地描绘出了景色的美妙。诗人从黄昏时分起,一直游赏到夜间,面对自然美景,吟成了这首格调清新的诗歌,充分表达了他对眼前景色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暮、瑟”这两个生字,会写“暮、吟”两个生字。

2.朗读并背诵《暮江吟》这首诗。根据所描绘的景色,想象画面。

3.展现诗歌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诗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学习迁移,掌握同类型诗歌比较阅读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展现诗歌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诗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学习迁移,掌握同类型诗歌比较阅读的方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导学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导言: 同学们,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诗如画。自古以来,曾有无数的文人墨客歌咏她们,留下了许多不朽名句。如,我们读过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读过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我们还读过苏轼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著名的山水风景诗——《暮江吟》。

2.回顾学习古诗四步法: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由名句导入,图文结合激发学生对山水风景诗的回忆与兴趣,回顾学习古诗四步法,让学生带着方法去学古诗

二、解诗题

1、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你读懂了什么?齐读后强调“吟”的读音。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2、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暮”字,上面是一个…草字头,草字头下面有一个…“日”,这个“日”表示的就是…太阳。太阳落到草丛下了,这个“暮”表示什么意思。(傍晚)

地点:江边。吟:吟诗 ( 傍晚江边的景色。)

3.那么是谁傍晚的时候在江边吟诗呢?哦,原来是我们的老熟人白居易,你知道有关他的简介吗?

设计意图:随文识字并指导书写,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融入到每一课的教学中。

三、知诗人

1.简介白居易。要了解这首古诗,还要回到882年,他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看到江边红日落下的美景,陶醉其中,不禁吟诗一首,就是这首《暮江吟》。

 

四.明诗意

1.初读古诗,初步理解诗意。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画出诗中描写景物的词语,边朗读边想象画面。

2)划分节奏,同桌互读。

3)指名读诗。相机指导“瑟”是平舌音,“降”是多音字。

4)结合注释与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大意。

预设:一缕夕阳照射在江面上,江水一半呈现出青绿色,一半呈现出红色。九月初三的夜晚,多么叫人喜爱呀,那露珠像珍珠一样闪闪发光,那一弯新月就像是一张精巧的弓。

  1. 生齐读古诗。

    设计意图:通过自由朗读,指名读和齐读等多种形式的反复读,让学生扫清古诗中的字词障碍,把课文读通读懂,初步了解古诗的意思

    2.再读古诗,再现诗中画面。

    人们常说,诗词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其实有时候,诗就是一幅画。《暮江吟》就是这样的—幅画,在画中你都找到了哪些景物? 残阳、江水、露水、月亮

    一个是夕照图,一个是月夜图。你认为最美的画面是哪一个?

    (一)品读夕照图

    1)你觉得夕照图美,哪句诗写夕照图?

    师画简笔图:长江、残阳

  2. 你从这两句诗中读到了怎样的景色?

        预设1:夕阳西下,落日将江面染得通红的景象。

        预设2:看到夕阳被青山遮住,江面一般通红一半碧绿的景色。

        师:好美的一道残阳,它就像一位画家一样,用浓墨重彩为我们绘出了这“晚霞映江”的美丽景象。诗人此时伫立江边,看到这美景,情不自禁地吟诵出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生再次诵读诗)

    3)平日我们描写阳光用什么动词?(照、射、洒)换上这些词好不好?换词读一读。(生感受)

    “铺”字多用在何处?(引导“铺”字组词:铺床、铺路)

    “铺”——(夜晚妈妈帮你铺床,盖被子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引导得出:温暖,柔和,舒服,亲切)(此时太阳为水面平铺上了一层红色外衣, 给人也是一种亲切、温暖、柔和的感觉)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指名读。你能读出它的柔美吗?请你轻柔地读——一道残阳铺水中。谁能读得更柔和一些?——一道残阳铺水中。)

    4)诗句中描绘了哪两种色彩?作者为什么说“半江瑟瑟半江红”?

    说说这是怎样的红?怎样的绿?

    (像绿宝石、无瑕的翡翠、碧玉;像小孩子的脸,像红玛瑙、像火)

    作者为什么说半江瑟瑟半江红?

    预设:诗中描绘了“瑟瑟”和“红”这两种色彩。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这半个江面是青绿色的,而夕阳映照的半个江面是红色的。“瑟瑟”和“红”,写出了夕阳斜照在江面上的色彩美。

    感情朗读:这样一红一绿强烈的色彩对比,使得画面更鲜艳、更明快。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读出此时的色彩美。 (板书 色彩美)

    5)男生闭眼想象全诗画面,女生试背古诗。

     

    (二)品读月夜图:

    1、“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当诗人沉浸在这夕照图中,久久不愿归去时,此时他仰望天空,他看见了——(一弯新月),俯首草地,他看见了——露珠。(诗人感叹:齐读—露似真珠月似弓)

    2.你从这两句诗中读到了怎样的景色?

    预设1:这里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明亮的露珠在夜色中像珍珠一样,弯弯的月亮像一张弓。

    师:露似真珠月似弓,这里像珍珠像弓是从哪方面展开想象,写出了露珠和月亮的美?

    预设:从形状出发,写出了露珠和月亮的形体美。(板书:形体美)

    师:新月如弓,露水如珠,多么令人惊喜啊,带着一份惊喜读——露似珍珠月似弓!

    3、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白居易,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哪个词表达了诗人此刻的心情?(可怜—可以怜惜—就是可爱的意思)

    ①此刻你就是白居易,你心情愉快,请你赞叹——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②此刻你就是白居易,你心情舒畅,请你再赞叹——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6.女生闭眼想象全诗画面,男生试背古诗。

    设计意图:通过借助注释、抓住描写景物的词语、想想画面等方法理解诗意,采取多种形式的诵读,进一步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五、悟诗情

    1、夕照图和月夜图,两幅图构成了一道最美丽的风景。两种颜色,两个比喻又构成了一首千古名篇。诗人写景就是为了抒情,孩子们,现在让我们按下暂停键,静静的思考,古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表达了作者对傍晚时分对江面美景的喜爱之情,以及热爱自然美景,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试背古诗

    3.让我们把对祖国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唱出来,《暮江吟》(播放,齐唱)

     

    六、阅读迁移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1.找一找,这两首诗在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预设1:都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望洞庭》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湖里的君山比作青螺。

    预设2:都用到了表示颜色的词语,白和青,颜色很漂亮。

    预设3:都表达了诗人愉悦,快乐的心情。

    2.精妙的色彩运用为诗歌浓墨重彩地勾勒出绝美生动的画面,让人不得不为之叹服!你还知道哪些诗句体现出了鲜明的色彩之美?

    预设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预设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预设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设计意图:通过与同类型的诗歌进行对比阅读,找到阅读迁移的方法,形成范式,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古诗教学中有法可依。

    七、总结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瑰宝,这些被我们提及的诗句都是千古名句,希望同学们多去诵读古诗,诵读经典,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八、作业超市

    1.品读古诗,在头脑中想象画面,把想象到的画面用上彩色画笔描绘出来。

    2.小练笔:发挥想象,将这首古诗改写成一篇写景的小短文。

    3.白居易是运用色彩的大师,找找看他还有哪些诗句体现出鲜明的色彩之美,将它摘录下来。

     

    九、板书

                                 暮江吟

                                          ·白居易

               解诗题                        色彩美

    知诗人      (图画)    

    明诗意                        形体美

    悟诗情

     

     

    《暮江吟》导学单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课前预习:

    一、请你为下列生字注音:

    吟(   瑟(   残(   铺(   怜(      暮(  

    写出本课生词4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对白居易有哪些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

    一、 会读。个人自由读——有节奏读——指名读

    二、 小组互学说诗意:

    1、《暮江吟》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以下词意试着说说诗句意思。

    暮:傍晚 吟:歌咏 残阳:夕阳。 铺:斜照。 瑟瑟:碧绿色。 可怜:可爱。 似:好像。

    夕照图和月夜图,你更喜欢哪一幅?从中看到了怎样的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合作探究说诗情

    1、《暮江吟》这首诗描写了_______季节, _______时分江上的奇丽景色,表达了作者_________之情 。

    2.试背古诗

    3.唱一唱

     

    四、阅读迁移

    《暮江吟》                                    《望洞庭》

          ·白居易                                   唐·刘禹锡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找一找,这两首诗在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还知道哪些诗句体现出了鲜明的色彩之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拓展延伸

    诗仙——(       )诗圣——(       )诗鬼——(       )诗狂——(       )

    诗魔——(       )诗佛——(    )

    作业超市

    1.品读古诗,在头脑中想象画面,把想象到的画面用上彩色画笔描绘出来。

    2.小练笔:发挥想象,将这首古诗改写成一篇写景的小短文。

    3.白居易是运用色彩的大师,找找看他还有哪些诗句体现出鲜明的色彩之美,将它摘录下来。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浮桥镇时思小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