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课题汇报表

作者: 时间:2024-01-15 点击数:

浮桥镇时思小学教研课题学期汇报表

 2023    2024 年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题名称

1+X”小学古诗词阅读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


承担单位

浮桥镇时思小学

立项时间

2021.

李莉、施亚敏

联系电话

18051247927

E-mail

735014104@qq.com

课题级别

(打“√”选择)

课题管理类别

(打“√”选择)

课题立项类别

(打“√”选择)

国家级


省级


市级

规划

课题


教研

课题

重点

课题


立项

课题

课题资料变更情况

(如无则不填;如需变更,附交“课题管理信息更改申请表”一式两份)

课题名称

变更为


完成时间

延期至


主持人

变更为


研究成员

增删情况


一、本学期研究工作进展情况

1本学期初制定课题工作计划,明确各成员的分工。

2展开调查,了解教师对1+x”阅读教学方法的熟悉度以及实操率。

3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筛选、积累与课堂教学相匹配的课外拓展资料,并用初步定下的资料开展授课。

4开展课题研讨课活动。(施亚敏老师执教《十五夜望月》)

5、开展关于1+x”课外古诗词阅读的活动(3)班相同意象”小组合作汇报活动)

6、坚持每月进行一次理论学习活动,及时摘抄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有助提升课题组成员的视野及理论修养。

7、学期末进行了资料的整理,并对开展的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汇报总结。

二、本学期课题研究主要成果(可另附纸)

1本学期,课题组成员认真进行理论学习,丰富了理论知识,对学生古诗词阅读兴趣的培养和阅读技巧、方法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筛选、积累与课堂教学相匹配的课外拓展资料,并用初步定下的资料开展授课,效果良好。

3开展课题研讨课活动。(施亚敏老师执教《十五夜望月》),受到好评。

4课题论文获奖:

 

三、课题研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古诗词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

教师对议题研究不深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混淆了主题阅读与“1+x”阅读的概念。“1+x”更注重阅读策略和表达方式。议题是可供讨论的话题,常以问题的形式出现,还可以以学习任务的方式呈现。主题比议题的范围更广,例如爱国、思乡是主题,议题可以理解为在这个主题下的可供师生讨论的话题,例如在“思乡”主题下可以设计“哪些意象代表了思乡之情?”的议题。许多教师设计的议题较为随意,没有逻辑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或者有部分教师,在选取“x”的过程中只抓住了情感这一层面,认为表达的情感相同就是同一主题,忽略了阅读策略与表达方式的教学,这样的课堂过于片面,忽略了对学生诗词鉴赏手法的培养。

2.教师对古诗词组织逻辑不清晰

“1+x”的教学课堂上,最容易出现以下几个问题:古诗词选取难度过高、古诗词之间的互文性较低以及古诗词组织方式灵活度不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教师没有充分照顾到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二是教师对古诗词文本的钻研不深,三是没有厘清文本组织组织方式的逻辑。低年级与高年级的学生“x”选取的侧重方向应该有所差别。中低年段侧重于听读,让学生感悟诗歌的韵律美,了解最简单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而高年段的学生是处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时期,教师可以适当地选择初中古诗词进行拔高,与小学古诗词结合开展“1+x”阅读教学。如果在“x”的选取中,教师不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很少有选择文本的权力,那这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教师选择的古诗词过难,如果学生阅读素养不够,反而会降低学生的阅读兴趣,打压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此外,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以及古诗词的积累也至关重要,如果教师对古诗词认识浅显,不去钻研文本,那选择的古诗词之间就会缺乏关联性和结构性,从而导致古诗词的互文性不强。

3.教师对“1+x阅读模式的建构存在认知偏差

想要建构一个能在班级课堂上长久推行的“1+x”古诗词阅读教学模式,不仅包括学生的个体建构,也包含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生生建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师生建构。部分教师容易忽视集体建构中的个体建构,个体建构的环节正是学生个体感知文本的重要环节。在与教师访谈中,只有个别教师提到了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充分肯定了学生个体建构的价值,还有多数教师只看到了师生建构的价值和意义。这说明教师潜意识中还是舍不得放开手, 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个体建构和生生建构的时间。如果在课堂上,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不足,那么学生就无法对知识进行内化,学生的阅读素养也就得不到好的培养,“1+x”阅读模式的建构也必将大打折扣。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教师对“1+x”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原则不明晰,不知道如何提出恰当的问题。好的课堂提问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考, 若是不恰当的课堂提问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建构的效果也会相应地降低。

(二)改进措施:

1.教师有意识地更新阅读教学观念,丰富自身文学素养,时刻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个体建构,关注对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培育。

2.改变思维定势,提高课堂效率,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目标为依据,合理地选择文本,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品析和思考,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逐渐提高阅读速度,从而得到更好的阅读体验。

3.选择合适文本,探索组织方式,注意古诗词之间的逻辑性和结构性,注意古诗词之间内在关联,链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难度适宜,养成循序渐进地阅读训练过程。

四、下学期研究计划

1.在课堂上深入开展1+x古诗词阅读教学模式的基础研究

继续组织对实验班级的全面调研,在前测的基础上,进行中测,跟踪调查1+x阅读教学模式生成现状和发展状况。深入开展理论研究生成总结。

2.校内整体推进1+x古诗词阅读保障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

进一步保障古诗词阅读活动在校内的开展。坚持通过古诗词阅读节、古诗词诵读大赛、诗词阅读沙龙、朗读者活动、古诗阅读成果展示等平台,秉承人人参与的原则,激发学生的古诗词阅读兴趣,强化阅读的体验交流。

3.多元推进古诗词阅读的课堂教学改革

阅读的火种点燃在课堂,阅读方法指导离不开课堂。以语文课堂作为诗词阅读的主阵地,德法课、班队课为辅,做好古诗词课堂阅读指导,教会学生阅读教材,引导学生读好诗词、会读诗词、好读诗词,通过推进古诗词阅读普遍提升学生的学力。

4.丰富古诗词阅读教学策略,探索不同的组织方式

丰富古诗词阅读教学策略,探索不同的“1”与“x”的组织方式。教师在开展古诗词群文阅读设计议题时,不仅要关注语文教材的人文性,设计人文主题类的议题,也要关注语文的工具性和语文要素,设计阅读策略类和表达技巧类的议题,来丰富议题设计的类型。

5.课堂上做到放权学生,促进集体建构

进一步开展课题组教师的学习研讨,要求教师先自我建构,对古诗词形成深度的理解与把握,再开展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放权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建构时间和空间,重视学生的个体建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生生建构

 

课题研究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名

单位盖章

 

县市(区)课题管理部门意见

 

 

单位盖章

 

课题立项部门意见

 

 

 

 

单位盖章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浮桥镇时思小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