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记录表(2023年5月)

作者: 时间:2023-05-29 点击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农村小学“时习时思”大单元教学的课例研究

课题类别

苏州规划

立项编号

2021/X/02/046/03

出席对象

课题组全体数学老师

地点

阶梯教室

时间

2023525

研究主题

三年级数学大单元教学课例学习研讨

专家示范课《认识小数》(沈国酰)+专家讲座《指向核心素养的智趣数学教学》(吴汝萍

所要解决问题

进一步明确大单元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研究方法

观察法、研讨法

一、示范课

沈老师的《认识小数》这节课特别注重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从一年级认数到三年级的认识小数,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整节课大单元的设计,始终站在数认识的大背景下,以整数的认识为起点,借助两种模型认识小数,感受数认识的一致性。同时使用两种模型,解决小数比大小和加减法的数学问题,深化了对小数的认识。我们鼓励学生质疑,希望学生在学习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希望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孩子的心中种下一颗十进关系的种子,学生能够体悟到两种模型下小数的共性。

二、专家讲座

吴老师的讲座从大单元角度出发,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内涵指向核心素养的智趣教学的价值取向指向核心素养的智趣数学教学实施指向核心素养的智趣数学教学生态四个层次分享教学的经验和感受。

第一层次“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内涵”,吴老师结合自身的理解分享了数学“三会”: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从数学的外部感悟到数学的内部本质在延展到数学的外部。第二层次“指向核心素养的智趣教学的价值取向”,“智”在儿童数学核心素养,“知之趣”与“思之趣”,即“智趣”,“智趣数学”是有效与有趣的和谐共振,深刻与生动的相得益彰。第三层次“指向核心素养的智趣数学教学实施”,会用数学的眼光智趣观察,转“知”成“识”;会用数学的思维智趣思考,转“识”成“智”;会用数学的语言智趣表达,转“智”成“趣”。第四层次“指向核心素养的智趣数学教学生态”,有开心愉悦的欢笑声,有热情洋溢的赞赏声,有皱着眉头的发问声,有畅所欲言的论辩声,有不可思议的惊奇声,有思维生长的拔节声。

整个讲座都是以大单元为背景,让我们感受到大单元教学带来的优势。

二、研讨学习心得分享

孙宇:小学数学教材是秉承“螺旋上升”的原则编排教学内容的。每学期内容编排以单元结构形式呈现,每单元是具有内在联系、具有共同主题内容构成,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编排。

龚卫波:单元整体视觉的“大单元教学”具有“大主题”统领、“系统化”分析、“整体性、一致性”编排、“结构化”关联的内涵特征。所以要进行大单元整合教学,首先必须把小学数学拎成串,也就是把这些凌乱的知识揉碎了再重新组合。

袁艳: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们都是以零散的知识点为载体,以课时为单位,视角孤立地进行“课时教学”的,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如果老师们以学生的深度学习为出发点,以大单元主题教学为新的教学模式,整合教学目标,就能让知识间的联系更清晰,进一步促进学生构建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结构。

通过大单元教学研究活动,我们感觉到单元整体教学不仅是对教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也是对学生们的一次考验。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我们一定更加努力的在学习中探索,在总结中提高使自己更快的适应新的教学方法。

通过本次活动,明确大单元教学较传统教学的优势

一、大单元教学追求整体性、一致性;

二、大单元教学有利于知识结构系统化、结构化;

三、大单元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想。

物化成果

学习心得;数学大单元教学范式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浮桥镇时思小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