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 耕 阅 读,赋 能 教 学

作者: 时间:2025-06-20 点击数:

 

读,赋

——时思小学教师读书活动

2025 6 19 日,时思小学深耕阅读,赋能教学青年教师读书活动圆满举办。这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导向的阅读盛会,通过聚焦教育前沿议题、链接课题研究实践,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了立体化成长平台。

活动以《燃荻》系列教育期刊为核心研读载体。教师们围绕 83 科学素养培育主题,结合新课标中 跨学科实践要求,分享了在实验教学中融入科学史故事、设计项目式学习的案例;针对 84 “AI + 课堂教学议题,青年教师们现场演示了 AI 作业分析系统在分层教学中的应用,就技术赋能与人文教育平衡展开思辨;而 86 科学教育专题中关于小学科学与中学物理衔接教学的策略,则为跨学段课程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今后,将继续以读书活动为契机,推动理论研读成果向课堂实践转化,让阅读真正成为滋养教师专业成长、赋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源头活水。

IMG_20250619_120209.jpg

IMG_20250619_120407.jpg

IMG_20250619_120240.jpg

IMG_20250619_120319.jpg

陈蓉老师:

读完83期《燃荻》中关于科学素养的文章,我深刻认识到科学素养培育需让思维与实践共生。科学新课标强调 “探究实践” 核心素养,要引导学生 “动手做”,如通过实验解决问题,在真实情境中养成实证习惯。借助记录单、图表等思维工具梳理经验,融入元认知策略让学生自我规划与反思,打破课堂边界深入拓展。这种以实践为基、思维为核的培育模式,让科学素养在 “做” “思” 的融合中自然生长,为学生埋下了科学探究的种子。

施亚敏老师:

学习 84 期《燃荻》中的 AI+课堂教学,深感其为教育注入新活力。它打破传统教学 “一刀切” 局限,借助智能工具精准分析学情,推送适配学习资源,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师生、人机间的多元互动,更点燃课堂思维火花。未来我会合理运用 AI,平衡技术赋能与人文关怀,推动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打造更高效、智慧的课堂。

郁思佳老师:

阅读了《燃荻》86期聚焦“科学教育”的文章,深感其核心在于范式转型——从知识灌输转向素养培育。核心观点强调:科学教育需引导学生“像专家一样思考与探索”,通过真实问题驱动跨学科实践,激发探究欲与创新力。跨界融合与数字化转型为科学教育拓展了资源与路径,构建了更开放、动态的学习生态。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及科学家精神,为科技创新人才奠基。这要求我们转变教学方式,强化“做中学、创中学”,并整合各方力量共同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浮桥镇时思小学版权所有